安靜小巧的溫州街18巷16弄,是條需經過幾次彎彎繞繞才能抵達的小巷。不過約莫六十年前,卻有兩群人經常轉進這條巷弄:一群是...
「臺灣稻的故事」六個字印在臺灣大學校內一幢木製小屋的門簾上,要告訴造訪或經過此處的每個人,我們最常吃到的黏性與產量皆高的...
章嘉呼圖克(Janggya hotogtu)生於中國西北端的青海省,是藏傳佛教四大活佛之一,過去信眾主要集中在蒙古與青海...
說到大臺北地區的水圳,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瑠公圳。然而,說到臺北歷史悠久的水圳,應以霧裡薛圳為最。霧裡薛圳得名於景美溪的...
當你走過溫州公園周圍高聳的椰子樹,再向巷弄走去,其實周圍不乏各種綠色植栽,但豎立於轉角的那株是那樣遺世獨立地挺直身軀,宣...
當我們從和平東路轉進金山南路時,尚還在大學校園一帶,能感受到青春的生命力,不過,漸漸往北走去,宛若走入時光隧道,環境頓時...
沿著大安森林公園西側的新生南路二段向南行,這條被譽為「天堂之路」的街道,匯聚了多座宗教建築。這裡有著一對高聳喚拜塔採阿拉...
走進臺北科技大學校園,在現代建築群當中,不難發現一棟格外醒目的紅磚建築,它就是「紅樓」,正式名稱為「臺北工業學校紅樓」。...
提到位於公館一帶的國立臺灣大學,許多人可能會馬上想到校門口那種有近百株椰子樹的寬闊椰林大道,又或是有座湖心亭與神祕傳說的...
在臺北市溫州街上,有一棟日式宿舍靜靜佇立,這裡是已故國學大師臺靜農最後的住所,經過兩年多修復,轉化為「臺靜農人文會館」,...
位於臺北市龍門國中校園內的龍安坡黃宅濂讓居,是難得保存的閩南傳統三合院古宅。這座紅磚古厝原為黃氏家族在1897年所建,黃...
藏身在臺大公館商圈旁,有一座一般人可能未曾注意過的山城聚落——蟾蜍山煥民新村。這裡是臺北市現存唯...
當你漫步於被譽為臺北「都市之肺」的大安森林公園,很容易被眼前的綠意與城市喧囂間的平靜所吸引。這裡不只是都會生活中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