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打造詩意城市的建築師-王大閎

內容


打造詩意城市的建築師-王大閎
故事
畢業自英國劍橋大學建築系學士與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的建築師王大閎(1917年7月6日—2018年5月28日),是臺灣第一位完整接受西方現代建築教育的建築師,他參與的建築作品大大小小超過百件,各有耐人尋味之處。這日決定搭乘捷運拜訪幾處建築,順道經過作家力推的東門市場品嚐美食。

第一站是圓山站附近位於北美館旁的「王大閎建築劇場」。此處是2017年由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仿效故宅復刻重建,是王大閎抵臺後的第一件作品。沿著紅色清水磚牆,入內一座庭園映入眼簾,車水馬龍頓時被隔絕在外,抬頭只見寬廣藍天,再順著植栽矮籬緩步入內,據說這樣的動線概念源自蘇州園林,在一方之地創造行走間的轉折趣味。室內有個醒目的月洞窗,恣意捕捉風吹綠意,定格卻又流動,令人感覺開闊、安靜與平和。

接著前往東門站,先在東門市場吃了作家推薦的滷肉飯與豆花,飽足之後沿著巷弄行走,來到位於仁愛路上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北東門教會」,這是王大閎設計的唯一一棟宗教建築。仰望著教堂,決定先到馬路對面把教堂看個仔細,只見王大閎在面寬有限的仁愛路上拉起一座高聳的立面,並在上半部鑿出一個空氣十字架,不僅在氣勢上凸顯教堂的神聖,也讓此處成為絕對寧靜的所在。

再走到「虹盧」,這是王大閎在臺的第一棟集合住宅,具備現代主義特色,王大閎與家人曾於1965年起入住四樓,如今已屬私人住宅,謝絕參觀,只能由外欣賞。虹廬的正面沿著濟南路三段整面都沒有開窗,僅由兩片巨大且不對稱的清水磚白牆構成立面,仔細看中間內凹處上方的屋頂,藏著建築師欲帶入光影變化的細膩巧思。

最後搭乘藍線抵達國父紀念館站,這裡是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所籌建的大型紀念館,當年王大閎自11位競圖評選中脫穎而出,然而設計圖樣卻歷經反覆修正,長達兩年才定案興建。據說原設計的屋頂接近「八」字形,造型類似唐宋時期的烏紗帽,時任總統卻認為過於西式與現代,缺乏中國建築風味,王大閎在政治介入下以如今具動感雄偉姿態的屋簷設計作為最終定稿。看過幾處作品後總忍不住想:若以王大閎的原提案興建,如此龐大的量體又會創造何種氣韻與風貌?

帶著滿足與好奇結束這日的建築散步,王大閎仍有許多作品座落臺北各處,或許下次就以臺大校園與公館美食作個完美結合吧!
打造詩意城市的建築師-王大閎
打造詩意城市的建築師-王大閎 圖片 - 1
打造詩意城市的建築師-王大閎 圖片 - 2
打造詩意城市的建築師-王大閎 圖片 - 3
推薦遊程
王大閎建築劇場(王大閎書軒 DH Café)>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北東門教會>東門市場>虹廬(目前為私人住宅)>國父紀念館

地點